哈佛收藏的慈禧画像为何比颐和园的老了30岁?
卖艺不卖身
welcome
▼
院子里栽满荷花菊花,松树柳树,终归不能当饭吃。社会渐渐商品化之后,家世不显宦途不利的文人雅士,少不得要靠自己钟爱的艺文来讨生活。早在明朝嘉靖、万历年间,画得一手好画的徐文长便在凭吊元代同行王冕时哀叹,“君画梅花来换米,予今换米亦梅花”。到了清朝,“扬州八怪”里的李方膺也说,“我是无田常乞米,梅园终日卖梅花。”卖花换米,对于百无一用的书生来说,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唐伯虎比徐文长年代稍早,境遇则跟徐文长差不多,然而他自豪地写道,
“闲来写幅青山卖,不使人间造孽钱。”
话说得虽然风雅,到底没躲掉一个卖字。实在说来,卖艺并不可耻,只要不是抢来卖、偷来卖、强买强卖,卖的也不是假冒伪劣。当然,卖艺应该有个限度,自己心里得有把尺子,绝不能舍本逐末,渐渐堕入“卖艺又卖身”的境地。卖艺是为了生活,生活可不是为了卖艺,徐文长只是说拿梅花去换米,并没有说拿梅花去换法拉利。
另一方面,既然走上了卖艺的道路,免不了需要考虑“顾客就是上帝”的市场规矩,很难彻底地践行“卖艺不卖身”的原则,要不然就换不来米,甚至可能惹来祸事。梵高的例子不用说了,两宋之交的山水大家李唐就曾在题画诗中大发牢骚,
“云里烟村雨里滩,看之容易作之难。早知不入时人眼,多买燕脂画牡丹。”
然而,真要是为“时人”画了“牡丹”,自己心里又往往无法平衡。
清初的魏象枢写得一手好文章,找他写墓志铭的人很多。说死人的坏话显然行不通,所以魏象枢在写给友人的信里抱怨,
“为人作墓志铭,不填事迹,则求者不甘,多填事迹,则见者不信。其至无可称述,不得已转抄汇语及众家刻本以应之……吾愿世人生前行些好事,做个好人,勿令作志铭者执笔踌躇,代为遮盖也。”
其实魏象枢想必知道,他这种境遇也算是“吾道不孤”,时代比他早得多名气也比他大得多的韩愈,写墓志铭的时候也没逃脱“谀墓”的讥讽呢。
万不得已的趋时之举,有时只是对不住自己的品味,有时却对不住自己的良心。做下了这样的事情,或者也可以设法补救。
1905年,荷兰画家华士·胡博(Hubert Vos, 1855 - 1935)应邀为慈禧太后画像,不得不遵照无阴影、无皱纹、嘴唇饱满上扬之类的“顾客要求”,把年近70的慈禧画得格外年轻,以致凤颜大悦的顾客用新学的英语夸了一句“good”。不过,回到第二故乡美国之后,心有不甘的华士又根据自己的草稿画了一幅写实版的慈禧肖像。两幅肖像都留存至今(前一幅在颐和园,后一幅在哈佛大学的福格博物馆),两个画中人的年纪有30岁左右的差距。
与此相类,法国作家安德烈·纪德(André Gide, 1869 - 1951)于1936年应邀访问苏联,其间发表了一些支持苏联的演讲,多少还觉得自己的表现对不住苏联方面提供的奢华待遇。返回法国之后,纪德却出版了《访苏归来》(Retour de l’U.R.S.S.)一书,对当时苏联的社会状况大加挞伐。他这么干,大概也是为了找补吧。
卖身不卖艺,看官意下如何?欢迎评论~
-END-